資料來源
在稍早之前,美國摔角聯盟中有WWF WCW ECW,但後來因為WWF人氣太旺,導致WCW和ECW收視率過低,WWF的老闆文斯 麥馬漢願意買下WCW ECW,合併成一個,人太多就分成兩個,SD跟RAW有什後也會交換選手,只是兩家的選手很少有交手的機會.
麥馬翰(Vincen McMahon)與編劇巧妙的利用"團體對抗"的情節,塑造讓WCW與ECW的所有權為文斯‧麥馬翰(Vincen McMahon)的兒女尚恩與史蒂芬妮‧麥馬翰(Shane & Stephanie McMahon)所有,帶領眾家選手奪取WWE所有權的劇情,那段時期擂台上不時有不同聯盟的選手輪番與WWE的選手廝殺,更讓奧斯汀(Stone Cold Steve Austin)與巨石強森(The Rock)、Triple H…等平日有過節的選手團結一致,再帶領其餘二線的選手共同抵禦WCW與ECW的入侵,更舉辦了一場名為"強力入侵(Invasion)"的大賽,那場比賽實現了許多摔角迷的夢想,看著不同聯盟的冠軍同台對決,這場大賽堪稱美國職業摔角史最重要的一場比賽。
在此次的合併及改名後Vince McMahon決定賦予WWE新的開始,放棄了行之有年的的"賽程安排人(Commissioner)"制度,而導入了"集團經理(General Manager)"的經營制度將旗下所有選手分為2個陣營"Raw"(原WCW領導人艾瑞克‧畢雪夫(Eric Bischoff)為首,擔任聯盟內的反派角色)與"SmackDown!"(以文斯‧麥馬翰(Vincen McMahon)的女兒史蒂芬妮‧麥馬翰(Stephanie McMahon)為領導人),企圖以製造團體對立的氣氛,拉抬收視率,文斯‧麥馬翰(Vincen McMahon)曾有意於未來將2個團體再作一次整合,其官方網站每月瀏覽人數均超過600萬人為全美10大最受歡迎網站之一,節目的收視率在北美也有3~6%的收視率(相當於台灣的40~50%)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